紅木家具無底線市場 魚龍混雜

2013-09-18來源:經濟信息聯(lián)播熱度:11732


    再來關注紅木市場


    紅木與生俱來的珍貴特征讓其除了具有實用性意外,更擁有了保值增值的投資屬性。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紅酸枝、紫檀等原料價格翻了 一番,花梨原料上漲了百分之七八十。而由于品種的不同,紅木的價格也是千差萬別。紅木種類繁多,紅木家具更是魚龍混雜。產品參差不齊、商家漫天要價、以次充好,似乎已成為紅木家具行業(yè)公開的秘密。記者最近在北京市場走訪就發(fā)現(xiàn),不同產地的紅木家具質量和價格很懸殊,有些甚至能差出幾十萬。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市場中出售紅木家具,全憑著商家一張嘴,有時一把材質做工相似的圈椅,價格能相差十倍之多。


    紅木家具銷售員,這個打完折30多萬


    打完折30多萬?這個跟那個有什么區(qū)別呢?


    器形兒不一樣,其他都一樣。


    在北京西四環(huán)這家紅木家具專賣店里,兩套老撾紅酸枝的客廳家具,標價相差近二十萬,銷售員解釋,只是器形兒不同而已。記者仔細查看了一番,家具 上除了價格標簽之外,沒有任何標識。去年8月開始實施的《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規(guī)定,紅木家具產品銷售合同中應提及產品保證文件,產品使用說明書、紅木 家具產品質量明示卡、產品合格證,也就是說俗稱的一書一證一卡,不過賣家大多都拿不出來。


    紅木家具銷售員,因為我們這種不是電器類的東西,它不存在質量保證卡和產品使用說明書等東西,它這是家具。


    而在另一家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為了能賣個高價,家具上都不會明確寫出木材的專有學名,而只寫俗稱。黑色的,就都寫檀,顏色鮮艷的,則往黃花梨上靠。


    紅木家具銷售員暗訪唱詞


    他會給你一件東西,你就使勁往下砍(價),砍到底價之后,你就算他的成本,和給你賣的價格,按照正常的老撾紅酸枝、交趾黃檀的價格來算,他根本連成本都夠不了,那你就得考慮里面的東西了。


    專賣店里是如此一番景象,那京城**的紅木賣場里情況又是如何?記者看到,這里銷售的紅木家具,每件都有明碼標價,剛剛說的那“一書一證一卡”也都齊全。商家說,這張產品質量明示卡相當于紅木家具的身份證,是強制性規(guī)定,也算是對消費者的承諾。


    某紅木賣場總經理潘海英,在產生材質糾紛或者其他質量糾紛的時候,檢測報告上的材質只能作為生產的依據,走到司法程序的時候必須有這三種保證文件。


    業(yè)內人士: “非洲花梨”并非紅木


    購買紅木家具,除了要認清“產品質量明示卡”之外,甄別紅木的品種和質量還有哪些技巧呢?我們記者走訪了北京的紅木批發(fā)市場,發(fā)現(xiàn)了很多紅木商家在賣一種叫做“非洲花梨”的家具,那這“非洲花梨”是紅木嗎?來看記者的調查。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