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木材到達中國港口情況(主要木材樹種和銷售地)
張家港海關成立于1980年,目前已經發(fā)展成為中國**的木材進口口岸。從非洲進口的原木90%以上是通過南京海關進口的,而從南京海關進口的原木有90%以上是從張家港海關進口的。
張家港海關具有報關服務、木材堆場及周圍配套設施。由于非洲進口的木材主要流向山東、浙江和上海等地,張家港海關與其他口岸相比具有地理位置的優(yōu)勢。
中國從非洲進口的鋸材主要是通過上海和廣東的海關進口,這主要是由于中國從非洲進口的鋸材相比原木量要小得多,這些海關的周圍還沒有形成像張家港海關配套的加工企業(yè)。鋸材的貿易量分散在幾家相對較小的貿易公司。而且廣東和上海的地板和家具企業(yè)也對非洲木材有較大的需求。
根據(jù)主要進口海關--張家港海關的統(tǒng)計,從非洲進口的樹種較多的有奧克欖、蠟燭木、鐵木豆、雞翅木、非洲紫檀、圓盤豆、筒狀非洲楝及古夷蘇木等樹種。
從非洲進口的原木中約有50%是奧克欖原木,全部來自加蓬、剛果共和國和赤道幾內亞。超過50%的奧克欖都是從加蓬進口的(見圖6)。2008年1-10月份,奧克欖大約占到中國從加蓬和剛果共和國進口的原木的一半。
奧克欖原木的主要用途是生產膠合板。中國山東的臨沂和江蘇的邳州是中國膠合板生產的聚集地,這兩個地方距離張家港都不是很遠。同時隨著張家港口岸木材進口的繁榮,在口岸附近形成了配套的木材加工體系,能夠在口岸對進口的木材實施就地加工。
中國從剛果共和國進口的鋸材主要是沙比利鋸材,2008年1-10月份中國從剛果共和國進口沙比利鋸材6750立方米,占中國從剛果共和國進口鋸材總量的72%。沙比利主要用來生產地板,因此主要銷售給浙江嘉善和湖州地區(qū)的地板生產企業(yè)。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