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整裝和互聯網家裝誰與爭鋒?

2017-04-11來源:騰訊家居熱度:18512

2015年是互聯網家裝元年,土巴兔、齊家網等紛紛祭出低價+互聯網的絕招。但僅僅2年后,滬上裝潢龍頭企業(yè)榮欣裝潢探索出的標準化整裝概念在網上又鋪天蓋地風靡起來,成為繼互聯網家裝后的新寵。那么,標準化整裝到底是什么概念?它與互聯網家裝孰優(yōu)孰劣,記者展開了深度調查。

互聯網家裝現泡沫? 看似很高大上,其實換湯不換藥

互聯網家裝是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借助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工具,改造傳統裝修存在的問題,通過去中介化、去渠道化及標準化,優(yōu)化并整合裝修產業(yè)鏈,顛覆傳統裝修的用戶體驗,讓裝修變得簡單、透明、精致,性價比更高。家裝O2O前期是中介模式,平臺連接了業(yè)主和施工隊、設計師、主材家具供應商等,讓家裝鏈條上的各種分散資源可以高度集中。

業(yè)內人士點評,“家裝鏈條太長,信息過大,用戶不懂裝修,這使得入駐裝修公司、工長、設計師及建材家具商等信息撮合的平臺模式誕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但中介的本質,使其介入裝修工程管控絕非易事。”對方指出,平臺模式與垂直模式的區(qū)別主要在于核心產品的所有權。平臺作為召集者,負責抓取用戶流量、做用戶交互,提供信息服務,也嘗試涉入交易和監(jiān)管,但不對裝修本身向用戶承擔主要責任。

全城**價、免管理費、免設計費……面對滿屏的優(yōu)惠套餐,因結婚剛剛給房子二次裝修的上海消費者金先生認為,“互聯網家裝現在還是初級階段,就是簡單地把傳統家裝搬到互聯網上?,F在所謂的套餐都是換湯不換藥。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說白了就是資源整合?!?

金先生曾通過某互聯網家裝平臺多方比價后預訂了一家裝修公司,所有的材料也是通過該平臺網上采購的,對方還送第三方監(jiān)理。但最后的結果令他非常失望。裝修完成后,墻面泛潮非常嚴重,裝修公司和涂料公司互相扯皮。諷刺的是,最后他還是通過該家裝平臺的論壇打響了裝修保衛(wèi)戰(zhàn),獲得了網友們的力挺,最終獲得了理賠。

“記得那段時間有空就在論壇上寫裝修日記,有了一定知名度。最后能維權成功與那批粉絲的關注離不開。”痛定思痛后,金先生告訴記者,“畢竟,裝修材料屬于特殊的商品,普通人看不懂,明明是一樣的材料,質量卻有云泥之別。師傅的手藝是否好,差別也非常大。另外,施工時可能出現各種突發(fā)狀況還會延誤工期?!?

記者隨后找到了一位和互聯網家裝平臺合作的裝潢公司裝修隊隊長沈師傅,他也是一肚子苦水,“公司和平臺合作,可害苦了我們??蛻魧r格非常敏感,會選擇多家公司出設計圖和報價,還會拿著別家的報價給我們。這逼著我們只能給看似更‘優(yōu)惠’的價格留住客戶。這樣下去只能是惡性循環(huán)?!?

沈隊長還透露說,他們曾裝修過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他所在的施工隊要完成該裝修的工期約為70天,但網上有段時間宣傳,工期短,價格低,只需要20天就可以還你一個家?!斑@個我們心知肚明,所謂20天的工期是以犧牲質量為代價的。”

據業(yè)內人士透露,互聯網家裝流行的 “套餐”模式,早在10年前,就有傳統家裝公司推出過,現在只是老酒裝新瓶,多了一個互聯網+的“外包裝”而已?;ヂ摼W家裝公司與線下裝修公司多屬于合作模式,公司將項目外包給一些裝修公司,很難真正做到透明。同時,家裝屬于“低頻高單價”行業(yè),缺乏實體的互聯網家裝,在質量、售后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存在泡沫現象。但這一模式也有自己的特色,就是一旦施工質量出現嚴重問題,消費者大多會通過網絡維權,一傳十十傳百,平臺為了息事寧人,會擔當和事佬的作用,進行第三方協商,而因為有了社群運營,所以經過學習裝修知識,消費者成了裝修達人,獲得了認同感。

標準化整裝=懶人裝修?

施工周期縮短一半,裝修預算便宜30%

榮欣裝潢給標準化整裝模式命名為成品家裝模式,從2012年就推出了成品家裝一號實景體驗館。據介紹,與傳統家裝相比,標準化家裝優(yōu)勢在大大縮短工期(達到50%),一個月30天內全部完成,甚至可節(jié)省30%裝修預算。

業(yè)務員介紹說,“別的公司量房是為了量尺寸,我們量房不是為了制作產品,而是規(guī)劃哪里該放什么,進行合理布局。別人是測量后才開始進入家居產品制作環(huán)節(jié),我們的產品就躺在倉庫里。我們是先看到裝修結果,再看到報價,不會出現超預算,設計師畫餅忽悠消費者的情況?!?

日前,記者實地探訪了榮欣位于上海徐匯區(qū)的成品家裝體驗館。業(yè)務員提供了4件“作品”給記者選擇,其中每件作品還有一二三不同的方案,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選擇。

那么,為何標準化整裝能拿到比傳統家裝市場價低很多的價格呢?抱著滿滿的疑問,記者專訪了上海榮欣裝潢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市室內裝飾行業(yè)協會會長陳國宏。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手工制作階段,如果是工人手工做一扇門,以一個工300元計算,2個人一天制作一扇門,人工成本就是600元;在工廠化單個機器生產階段,一扇門花費一個或一個半工,人工成本約為300-450元;但在工業(yè)化流水線階段,在流水線上生產1000扇門,只需用3個工人,在短短一天內就可以制作完畢,還是以300元一個工計算,平攤到每扇門的人工成本就是9毛錢。“這三個工人,一個在頭,一個在尾,一個在中間,他們的作用是看看有無故障?!?

“你看,我的人工是9毛錢。但傳統家裝的人工是300~600元。你知道為何有時候花100元就可以買到一件襯衫嗎?是因為同時有5000件以上襯衫通過流水線生產,平均人工費只有1元。經過幾年的探索,我們發(fā)現整裝模式標準化是大勢所趨,但不少家裝企業(yè)依然停留在訂制家裝的時代?!标悋昊貞浾f,之所以采取了整裝標準化的新模式,是緣于一次朋友到他這里買家具的經歷。“我這位朋友在建材超市看到的價格是7萬元,最后還價到5萬,我和家具供應商聯系,給了她4萬元的報價。她已經覺得很劃算了。但供應商無意中說起,實際上他的材料費只有1萬元。我一下就很不開心,對方坦言,因為我朋友只做一套,如果做5套,就可以用機器,人工成本大大降低,還可以降下來2—3萬。這件事促發(fā)了我做工業(yè)化的靈感?!?

在一次競標精裝房的櫥柜裝修時,發(fā)生了一樁有趣的事。一家知名的裝修公司原裝德國櫥柜的報價是3000多元,榮欣報價才500多元。但是榮欣不僅價廉,質量也勝出了?!斑@件事堅定了我走工業(yè)化的道路。”陳國宏說,在國外,人工是很奢侈的消費,在不遠的將來,貼磚工人的人工費會高于瓷磚本身的價格。

陳國宏進一步解讀說,家裝工廠化和工業(yè)化雖然只差了一個字,但后者卻寓示著家裝時代的“大躍進”。在工廠化階段,由于每家每戶要求的裝修材料尺寸不同,無法發(fā)揮機器的優(yōu)勢,工人還需要一個個打孔,省力但不省錢省時。

專家分析:顛覆傳統模式,深耕用戶需求才是出路

業(yè)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家裝行業(yè)的痛點體現在,傳統家裝行業(yè)模式同質化,經營方式游擊隊化,施工模式還停留在原生態(tài)的狀態(tài)。無論規(guī)模多大,都有三五人在現場施工,缺乏現代化的施工手段。

該業(yè)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傳統家裝行業(yè)為何降不下來價格,因為其營銷成本非常大,一筆訂單的15%—20%營收歸業(yè)務員,部分公司更是采取了低價釣魚、關門打狗的做法,報價比結算價低很多。這使得客戶價值較低,導致客戶對裝修企業(yè)的信任直線下降,也同時抬高了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記者了解到,即便是風口上的互聯網家裝也難以挽行業(yè)信用危機于狂瀾。某知名互聯網家裝企業(yè)近年來投訴頻發(fā),而且一旦有投訴,就會經網絡放大,家喻戶曉,使得本已脆弱的信任關系再履薄冰。

“現在不少互聯網家裝打出免管理費、免設計費的旗號,競相比低價,低價沒有不對,但互聯網家裝的本質就是中介,一手牽用戶,一手牽施工方,不管成交是否在線上,實際施工還是要到線下。這就滋生了不少價格貓膩。所謂的套餐還包含隱形消費。而比價的結果會導致同行自相殘殺,釀成行業(yè)悲劇?!痹撡Y深業(yè)內人士表示,標準化整裝和傳統家裝完全是兩個層級的較量,前者采取了集中生產,標準化裝修,建筑家居一體化的模式,打個比方,就像家居界的樂高玩具,東西都生產好了,就看如何布局了。如果有創(chuàng)意,照樣可以在標準化中DIY一個個性化的家。但后者先要測量,制作前還要復測,有的家具制作周期很長,甚至長達20—25天?!霸噯?,同樣的板材,機器流水線一天可以切割1000塊,用人工要切到猴年馬月?使用成品的話,材料、制作、安裝成本紛紛下降。”

該業(yè)內人士指出,現在部分互聯網家裝不光做平臺,還延伸到了裝修領域,自己接項目,但因為是“門外漢”,一旦有投訴,就會對品牌美譽度造成不可逆的影響,甚至還不如傳統家裝企業(yè)。如果專心打造平臺,就要轉變思路,為用戶和商家都做好服務,他們的核心價值就是站在第三方公正的平臺上,不拼命壓榨商家的利潤,也同時為客戶的裝修做好保障,這樣才能走的長遠。

“對于整個行業(yè)來說,不管是互聯網家裝還是整裝模式都各有優(yōu)勢,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各取所需。但只有建立在客戶滿意度的基礎上,才能讓行業(yè)發(fā)展進入健康快車道?!?陳國宏表示。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責編: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