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瀏陽人扎堆家具行業(yè)“淘金”
不久前,在瀏陽國際家具城舉辦的湖南省第四屆家具博覽會上,湖南省湘潭市林業(yè)部門精心組織了5家家具類企業(yè)參展,并獲得家具類產品金獎。也是在這次博覽會上我們得知,在湘潭經營家具生意的有很多是瀏陽人,他們的家具產業(yè)涉及銷售、制造、加工,或者形成了產業(yè)鏈的,為此我們進行了走訪調查。
瀏陽人扎堆家具行業(yè)“淘金”
目前,在拓寬的湘大新路兩側,幾家家具店、家具加工廠赫然醒目。而在修路之前,這里遍地都是這種家具店和加工廠。近30年內,這一地段的家具廠最多的時候達到了40余家,從業(yè)人員達數(shù)百人,不少店鋪都做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業(yè)務。
早前,住在砂子嶺的周女士,想買家具放到新房中,便到離她家較近的湘大新路兩旁的家具店看了看,“家具風格大同小異,一打聽基本上都是瀏陽人在經營家具店,有些是訂貨,有些自己加工生產”。
市家具協(xié)會秘書長曾獻國介紹,上世紀90年代湘潭家具市場剛起步之時,一批瀏陽人自發(fā)來到湘潭經營家具生意,最開始他們大多落戶砂子嶺一帶,辦起了家具店或家具加工廠,后來又延伸至湘大新路沿線,將市場定位在中低檔家具產品類。因市場定位偏低,這里的家具不僅為湘潭人熟知,家具批發(fā)生意更是延伸到了長沙、株洲、邵陽、婁底等地的縣、鄉(xiāng)級市場,在省內小有名氣。
隨著湘大新路的拓寬,大部分的家具店已經消失或轉移到其他地方,但在曾獻國看來,這個市場既然能存在多年,就說明市場上有對這類家具的需求,若能得到有效地引導,這樣的市場能滿足部分人民群眾的需求,也有繼續(xù)存在的必要。
曾獻國說,根據協(xié)會的資料顯示,鼎盛時期,在湘潭經營家具的瀏陽人占了全市家具行業(yè)的1/3以上,但目前所占比例應該不超過1/5了,甚至某大型商場內僅有一兩家品牌店是瀏陽人經營。
向品牌之路邁進
做家具生意的瀏陽人去哪了?曾獻國分析,近年來隨著網購的盛行,許多人更傾向在網上購買家具,而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使得中低端的家具逐漸走向市場邊緣,加上瀏陽國際家具城的興起,多年經營中低端家具的瀏陽人或逐漸轉型,或退出家具行業(yè),或離開湘潭回到瀏陽老家繼續(xù)經營。
盡管做家具生意的瀏陽人可能減少,但留下來的瀏陽人抓住了市場的需求,開始向經營中高端、環(huán)保型的家具產品轉型。
在以中低端家具為主的湘大新路上,又新增的一家家居廣場,家具生產貿易兼具。廣場內工作人員羅小姐介紹,這里主要經營中高檔家具,多為廣東等外地產品,也配以銷售供租賃房使用的普通家具。她透露,經營這家廣場的4個老板中,有3個就是瀏陽人,他們曾在湘大新路兩側經營多年且賺了錢,之后隨著市場的轉變,他們也意識到只有轉型升級才有發(fā)展,便租賃下較好的場地經營有品牌的中高檔家具。
在經營家具的企業(yè)中,有個瀏陽商會會員家經營紅木家具且做得不錯,算是紅木家具行業(yè)的佼佼者,店在河東規(guī)模**、檔次**的家居廣場內。一進這家紅木家具店,店內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字畫、各類木雕等隨處可見,與主角各類紅木家具相映成輝。店老板王正委告訴我們,他早前到緬甸、老撾做過木頭生意,最后迷上了紅木,便在2010年進入家具市場,專做紅木家具。與市內其他紅木家具展銷、紅木家具最后銷售幾天這種“打一槍換一地”的流通銷售相比,他堅守紅木,“專心做好一件事”。
他說,自己銷售的紅木家具來自品牌廠家,所賺的錢不做他用,繼續(xù)投入這一行業(yè),將品牌做大;另外,他每月兩次出差,到廣州、上海等地的家具展和家具市場考察,先人一步了解當下的流行元素,將新的家具款式引進店內,甚至擴充店面,將品牌做強。經營紅木家具7年來,他不僅取得了良好的業(yè)績,還交到了眾多愛紅木且文化層次較高的朋友。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責編: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