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中國家具企業(yè)反傾銷應訴

2004-04-09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熱度:12174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深入順德、東莞、深圳等地,對10余家家具生產企業(yè)進行了產業(yè)調研式的采訪,過程歷時2個月。而調研的目的,是為困擾“中國制造”的反傾銷戰(zhàn)提供一個范本:從應對程序上,美方究竟是如何讓中方企業(yè)進入“傾銷”的陷阱的?其法律程序如何?中國低附加值、高勞動密度的制造企業(yè)究竟該如何走出困境?進行比較詳細的解答,希望能為讀者提供價值參考。

  原訂于2004年3月18~22日舉行的“中華國際家具(東莞)展覽會”將無限期延期。這一展覽會雖然剛剛舉辦兩屆,但對于中國家具行業(yè)的出口影響巨大,它主要是為方便國際家具采購商而舉辦,大部分參展企業(yè)的產品銷往美國市場。上屆展會的成交額達1億美元。

  家具展覽會的暫停,直接原因就是2003年11月7日和12月1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美國商務部先后對原產于中國的木制臥室家具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而展會的80%參展商將參加反傾銷應訴,無心“戀展”。

  一、反傾銷“泥潭”

  在半徑不超過50公里的范圍內,從深圳到東莞,從廣州到順德,中國家具制造商超高密度地群聚在珠江三角洲區(qū)域內。僅東莞一地,目前已有2000多家家具制造商,年出口量已占到全國家具出口的“半壁江山”,也是世界家具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

  卷入此次反傾銷旋渦的135家木制臥室家具制造商,有80%以上來自珠三角地區(qū),其中包括東莞、深圳、順德、中山等廣東省6市98家家具制造商,涉案金額約10億美元,涉及臥室家具生產及配套的工人近100萬。成為中國入世以來遭遇的涉案金額**的一起反傾銷案。

  2003年10月31日,32家美國木制臥室家具制造商聯名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家具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2003年12月11日,美國商務部以57%的支持率通過了對“中國家具反傾銷案”立案的決定。2004年1月1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肯定性損害初裁。2004年2月3日,美國商務部公布7家強制調查企業(yè)名單,分別是震興、臺升、瑞豐、聯東、德源、思達可和美克。除美克是國內上市公司外,其他6家都是臺資企業(yè)。2004年5月初,美國商務部將作出反傾銷初裁。

  中國家具制造商正一步一步陷入反傾銷“泥潭”。

  二、“家具出口機器”

  從東莞城區(qū)到大嶺山鎮(zhèn),不超過19公里的路程,紅蘋果、富名、點石等諸多知名家具制造商,夾雜著更多不知名的小廠、家具配件門市及木材小超市。據臺灣家具公會透露,一個美國采購團常年“駐扎”在此,每個月采購500個貨柜的家具銷往美國市場。

  過去6年里,以臺資企業(yè)為領頭羊,出口到美國的中國家具每年以30%的平均增長率“瘋長”,占總出口額的52.5%以上。其中,涉案的木制臥室家具2003年出口額14.4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6.66%。出口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兩地,2002年,廣東省出口額達27.4億美元,占全國的51%;長三角總共12億美元,占全國的22.1%。而在甘肅、四川、云南、湖北、重慶、新疆、河南等七省市,家具出口額均以100%的速度在增長。

  旺盛的中國家具出口浪潮,引來美國家具制造商的擔憂。美國家具制造協會在訴狀中稱,2000~2002年,其銷售額下降了23%,營運利潤甚至下降了75%,員工失業(yè)達27%。美方認為這是中國企業(yè)傾銷所致。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馬宇分析,美國這樣做的一個重要背景是,美國政府在貿易自由化政策上逐步退縮并加強了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另一個重要背景是,貿易逆差在美國國內是一個相當敏感的話題,主流觀點認為對華貿易逆差最甚,應嚴厲限制中國對美國的出口。

  三、調查如“剝洋蔥又辛又辣”

  一摞摞的調查問卷,與初裁結果一起傳到“黑名單”里135家企業(yè)的手中,各企業(yè)開始著手應訴工作。A卷適用平均稅率,起訴名單內企業(yè)都應填寫,7家被強制調查的企業(yè)則還應填寫C、D兩卷。相關企業(yè)的代表表示,經與代理律師反復討論,用了近1個月時間,才慢慢搞清楚美商務部調查問卷的意圖及涉及范圍。對此,記者分別采訪了東莞臺升、深圳德源等7家被強制調查的企業(yè),均被告之現處于填寫C、D兩卷的緊張階段中。

  作為其中13家企業(yè)的代理律師,廣東海派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建宇指出,此次涉案產品幾乎包括了所有類型的木制臥室家具,被調查產品多達上千種。大量的產品品種意味著反傾銷應訴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而調查問卷涉及的內容之多,完全超出一般想象。

  企業(yè)應訴要提交大量的應訴資料及提供相關證據,主要包括: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公司章程、公司組織結構圖、過去兩年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以及涉訴產品過去3~5年的生產能力、產量、銷售量(包括內銷外銷)、出口量等等。

  王建宇認為,美國商務部調查似“剝洋蔥一般又辛又辣”,涉及到企業(yè)在所有權關系、受政府控制程度、財務、生產及銷售等最敏感的信息和數據。王建宇建議企業(yè)在答卷時,應注意理解其意圖,把握回答問題的方向,準確適當而又不失誤地提供有關信息和數據,最終證明企業(yè)是所有權關系、制定決策、財務、生產及銷售等方面都具有獨立性。否則,盲目或掩飾性地提交數據,都有可能將自己的企業(yè)置于死地。

  四、拉鋸戰(zhàn)與反擊

  新成立的“中國家具反傾銷委員會同盟”聯合中國內地和港臺地區(qū)的家具業(yè)力量,已募集了近204萬美元資金用于應對反傾銷調查,聘請國內外從事國際貿易及反傾銷業(yè)務的知名律師組成律師團,積極準備應訴。廣東省家具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克指出,“即使在反傾銷調查過程中,可能不涉及自己企業(yè),但最終確定反傾銷稅率后,每個企業(yè)都將承擔這部分費用。因而應對反傾銷絕不只是單個企業(yè)的行為,而更是行業(yè)的整體行為,聯合應成為應訴的**力量?!薄V東海派律師事務所與美國反傾銷律師威廉·佩里合作,辯護的首要工作是逐一計算出代理企業(yè)的每一個品種的生產成本、出口價及銷售到美國市場上的價格,找出充足的證據證明沒有傾銷行為,或者傾銷幅度最小。

  王建宇表示,目前,律師團最主要的工作是統(tǒng)計出口訂單。此前人們一直認為反傾銷就是看價格,價格便宜就會成為注意對象,其實在調查過程中,美方更看重的是出口量。不但已經出口的要調查,今后將要出口的也要調查,即看現實銷售量和潛在銷售量--以前的訂單和今后的訂單,由此認定哪家企業(yè)在出口中地位更重要。要證明自己沒有傾銷,就得爭取到重要企業(yè)地位,爭取單獨調查資格。目前只有7家強制調查對象,“應訴企業(yè)就各劃自己的小船,各顯神通,爭取低稅率”。沒有被單獨調查的企業(yè)只能獲得加權平均稅率,這個稅率并不是**稅率和**稅率的平均值,而是更接近高稅率。

  美國的合作律師主要負責出庭辯護,律師團正在積極聯系美國方面的家具進口商、批發(fā)商、代理商聯合應訴。有境外媒體報道,美國已有兩家家具店運營商與提起反傾銷的國內家具生產商斷絕了業(yè)務往來?!斑@些都是我們需要去爭取的伙伴?!比绻舜蔚姆磧A銷得不到較好的解決,美國家具界的其他產品很可能效仿。一旦如此,針對其他類型中國家具反傾銷的決定很可能會接踵而至。這有點像“多米諾骨牌”效應。

商務部產業(yè)損害調查局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