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審視2008年美國家具業(yè)

2008-07-03來源:中國木業(yè)網轉載熱度:11442
    美國家具業(yè)及其相關的制造業(yè)(包括廚柜)目前主要集中在三個地區(qū),一個是中西部地區(qū),它們包括:密歇根州、印第安納州、俄亥俄州、威斯康星州、伊利諾斯州;其二是南部地區(qū),它們包括:北卡羅來納州、密西西比州和弗吉尼亞州;其三是西南部地區(qū),它們包括加利福尼亞州、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薩斯州。美國家具業(yè)最早從東北部地區(qū)即紐約、賓夕法尼亞和新英格蘭發(fā)展起來的,后來向中西部地區(qū)轉移,接著再向南部地區(qū)轉移。每一次的轉移實際上是移向制造成本更低和優(yōu)質硬木資源豐富的地區(qū),這種“制造能力的轉移”在北美和海外的大多數(shù)產業(yè)中均為如此?,F(xiàn)在,美國家具產量**的12個州所生產的家具占美國本土制造的家具和廚柜的三分之二。  

    家具及其相關產業(yè)中最受到全球化負面沖擊的部門是木制家具業(yè),其中包括廚柜業(yè)、木制民用家具、木制辦公家具和軟體家具。自1997年至2005年,除廚柜以外的家具產業(yè),已失去就業(yè)崗位108,000個,或者說占21%的工人失業(yè)。

    不幸的是,如同許多批量生產的消費品一樣,民用家具已成為一種更像是大宗類的“普通商品”,銷售量取決于價格。消費者主要感興趣的是看起來不錯的家具和看起來值錢的家具。他們不再把家具視作是一件值得花錢的東西,不再是伴隨他們童年生活的東西,或者是值得保存的古董。這樣,消費者在家具上花的錢就越來越少,而電子類的小玩意、家庭娛樂設施、旅游和休閑也把消費者的錢袋里的錢掏走了。由于在市場上拼價格,美國家具制造商的利潤大大地縮水了,但是生產成本卻在不斷上升。這就對利潤產生了嚴重的擠壓,結果使對工廠和設備的投資大幅地下降,最終導致了許多美國家具工廠的技術和設備大大地落伍了。

    全球化對美國木制品業(yè)的沖擊

    全球化對家具業(yè)各分支部門貿易的沖擊使美國制造商的處境變糟。自1992年至2005年,所有家具產品的進口(包括民用家具、社團用家具和辦公家具,但不包括廚柜)從41億美元增加到236.5億美元,幾乎增加了200億美元,或者說增長了477%。在這一期間,從中國的進口從2.08 億美元增加到108億美元,幾乎增加了110億美元,或者說在13年里,增長了50倍。

    列出了幾種家具和廚柜市場中進口家具所占的份額,現(xiàn)在美國國內的家具消費中,進口產品占了28%(不包括廚柜),而在13年前,這個比例是9%。2005年,美國家具市場中,進口產品所占份額在民用家具中是55%,在廚柜中是11%,在軟體家具中是19%,在木制辦公家具中是21%。

    木制民用家具產業(yè)是受進口產品重災的部門,進口產品的主要來源列于圖2,中國是最重要的出口國。自1998年以來,從中國的進口增長了 525%,在這8年中,它增加了6倍有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自20世紀90年代早期以來,臺灣家具業(yè)在大陸的迅速發(fā)展,這是由于臺灣家具業(yè)擁有企業(yè)管理的專門人才、資金、對美國市場的了解和其它有關的人才。

    1.尋找自己具有競爭力的新型的正在成長的市場

    硬木鋸材的**用戶是木制零件業(yè),它們包括木線條、細木工件、櫥柜、家具和樓梯零部件、地板條和其它硬木制品。由于家具業(yè)的蕭條,該產業(yè)已經轉移了他們的主要客戶群,從家具業(yè)轉向建筑業(yè)/住宅修繕和廚柜業(yè)。通過更好地了解顧客需求和確立細分市場,他們來適應因為家具業(yè)改變了狀況。

  2.由“普通商品”的產品及其服務向“定制商品”及其服務轉型

    美國是一個高工資的國家,在許多普通商品類的市場中不可能保持競爭力,而低成本的制造商在這方面具有更多優(yōu)勢。

    在家具業(yè)中,許多家具制造商與終端客戶之間缺少聯(lián)系,過多地是依賴零售商來獲得顧客需求和期望方面的信息。

    家具業(yè)必須學會如何接近終端客戶,如何來為他們提供產品,并且保證自己贏利。這就需要擁有更好的營銷能力、更好的銷售網絡、精益生產和柔性制造能力、即時的供應鏈運營能力、供應鏈管理、創(chuàng)新思維和領導能力、對員工更好的教育和培訓等等,總之是一種新的商務模式。如果整個供應鏈的各環(huán)節(jié)能協(xié)同工作,這個模式就能建立起來。供應鏈包括所有主要環(huán)節(jié)的整合,從木材資源到制造過程再到營銷,使顧客達到**的滿意度。

    3.建立相關的優(yōu)勢中心或聚集競爭優(yōu)勢

    根據邁克•波特在他最近的一本著作《競爭論》(OnCompetition)中的定義,“集聚是指地理上接近的、互相關聯(lián)的一群公司,在特定的領域擁有協(xié)同的機構,通過共同利益和互補性聯(lián)系在一起”。北卡羅來納的高點是木制民用家具集聚的一個典型例子。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之前,實力較強的大公司擁有大量資源,可以想象他們彼此會發(fā)生競爭,幾十年來他們一直這樣,但還是可以贏利。但是在今天,這些公司是通過產業(yè)集聚,與其它國家的公司進行競爭,不再是“在后面一個峽谷里的鋸木廠”。

    我們的看法是,美國家具業(yè)在競爭謀略上一些明顯的疏忽是,沒有作有效的市場分析,未能與顧客溝通,未能建立起“柔性的制造策略”,未能保持與國外的同步發(fā)展。柔性的制造策略是采用精益生產和高效的生產技術,但是如果市場情況發(fā)生了變化,也擁有迅速改變生產能力(在幾個小時內)的能力。

    高工資經濟條件下的發(fā)展戰(zhàn)略

    在高工資經濟條件下取得成功有許多重要的發(fā)展戰(zhàn)略,最重要的是的一條必須依靠創(chuàng)新,在“定制產品”中取勝,這意味著必須在產品的設計、裝飾、營銷、配送上取得優(yōu)勢,占領高端的“定制產品”市場,在這個市場上,消費者愿意付出更多的錢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從制造方面來說,工廠必須盡可能實現(xiàn)自動化,以獲得**的生產效率,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可能要采取新的技術和“精益生產”(leanmanufacturing)來降低成本。同時,發(fā)達國家由于工資較高,所以要在工人的教育和培訓、新產品的開發(fā)和研究方面加大投入,從而培養(yǎng)出工人具有特殊的技藝,創(chuàng)造出高級產品,賣出好價錢。如果我們繼續(xù)生產普通商品類的產品,提供的是低層次的服務,那么我們將不斷地喪失國內市場,拱手讓給勞動力豐富而且價廉的國家。

    美國家具制造商的運營策略

    有許多運營策略可供美國家具制造商選擇,其中的一些可以混合使用,許多公司采取了多種運營策略。一些較大的家具制造公司用得最多的策略是,進口更多的家具,通過自己擁有的銷售通道賣出去,更多地是做零售業(yè)務。簡單地說,就是關掉自己的工廠,成為批發(fā)商和零售商。

    在零售通路上,他們利用自己的品牌來吸引消費者,把產品放到低工資成本的國家例如中國去制造,它的贏利來自于零售價與制造價的級差。這種做法正在走下坡路,原因是他們的中國供應商也在開發(fā)自己的直接銷售通路或零售渠道。

    我們的看法是,美國家具業(yè)在競爭謀略上一些明顯的疏忽是,沒有作有效的市場分析,未能與顧客溝通,未能建立起“柔性的制造策略”,未能保持與國外的同步發(fā)展。柔性的制造策略是采用精益生產和高效的生產技術,但是如果市場情況發(fā)生了變化,也擁有迅速改變生產能力(在幾個小時內)的能力。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